赵之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面向医药化工、石油化工、环境化工以及双碳目标,开展MOF、COF、石墨烯等新型膜材料设计与制备、膜元件和装置及工艺设计与集成,新型催化剂、催化功能膜及膜反应器开发,模拟计算等研究。实现药物浓缩、结晶、脱盐和溶剂脱水;低碳烃分离和VOCs回收;海水、废水脱盐除有机物;膜催化等。
一、先进膜技术创新团队简介
成 员:赵之平教授/博导、张小亮教授/博导
团队招生:面向化工、化学、材料、能源、环境及人工智能等专业,每年招收硕、博研究生10-12人。
团队招聘: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和博士后。
见江西师范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公告。
(https://mp.weixin.qq.com/s/iZfTI15SaoTy0NLuWcgPsw)
联系方式:zhaozp@jxnu.edu.cn
二、赵之平教授简介
1、教育背景
2002年获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5年获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86年获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2、工作经历
2025.9-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2024.8-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教授(返聘)、博导
2016-2024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导,系主任/所长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责任教授
2005-2016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工系教授、博导,党支部书记/系主任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责任教授,校科协常委
2002-2005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膜技术与工程中心博士后,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995-1999 昆明理工大学轻工与化工学院,讲师、副教授,化工原理教研室主任
1987-1992 昆明理工大学化工系,助教、讲师
1986-1987 云南省省级机关讲师团支教
3、学术兼职
(1)北京膜学会副理事长(2024-)、监事长(2012-2024)
(2)《Advanced Membranes》和《膜科学与技术》编委
(3)中国化工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专家
(4)中国塑料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专家
(5)中国膜工业委员会疏水膜专业委员会委员
(6)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专家
(7)国家科技项目(863、973、重点研发计划)通讯/会评专家、国家基金委通讯/会评专家
4、教学经历
主讲《化工原理》(本科1995-2023)、《膜与膜过程原理》((博、硕2007-2023)、《化工分离工程》(硕2005-2019)、《化工基础实验与创新》(硕2011-2015)等。
5、科研经历
以生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为研究对象,以生物质高效转化与分离以及水、气高效处理为目标,长期从事新型功能膜材料设计与制备、生物质转化与分离过程、新型膜反应器设计与开发,以及相关应用示范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2项)、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省部级项目等10余项;在Science、Nat. Commun.、AIChE J、J. Membr. Sci.、Chem. Eng. J.、Chem. Eng. Sci., Ind. Eng. Chem. Res.、Sep. Purif. Tech.、Desalination、J. Mater. Chem. A等国际顶级期刊累计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6、主要成果和奖励
(1)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10,2023)
(2)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8,2022)
(3)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称号(1/13,2021)
(4)指导的博士生获中国颗粒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北京膜学会杰出青年成果奖(2人次)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人)。
(5)北京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卓越贡献表彰”(2023)
(6)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4/8,2024)、二等奖(1/4,2024)
(7)先后被学校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