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我院贺益强老师在纳米领域国际顶级期刊《Nano Letters》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20浏览量:10

建立高效且清晰的原子级电荷转移通道在设计有效光催化剂方面是一项重大挑战。近期,我院贺益强老师课题组(江西师范大学缺陷固体化学研究组 (x-mol.com),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策略,涉及构建缺陷诱导的异质结构,这些异质结构在异质结界面上形成化学键,从而作为电荷转移通道。原位XPS结合理论计算表明,成功构建了Zn–O/N–C作为原子电荷转移通道。引入锌空位(VZn)将载流子传输活化能(CTAE)从ZIS/CN155.2 meV降低至VZn-ZIS/CN128.7 meV。因此,最佳的VZn-ZIS/CN在没有贵金属铂作为助催化剂的情况下,实现了22.26 mmol g–1 h–1的高产氢生成速率,约为ZIS/CN57倍。值得注意的是,氢气在自然阳光下都能以气泡形式速率生成。这项工作为缺陷诱导的异质结构构建策略以及如何在异质结界面引入化学键的机制提供了深入的见解。江西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我院贺益强博士为该工作的唯一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4c05129